嘉兴市城北新地标——荷花堤市集近日隆重开业,我校设计与信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师生在此次市集的开业筹备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荷花堤市集VI系统设计项目由该专业的专任教师、市级科技特派员团队首席专家姜磊老师担任负责人。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将市集项目融入课堂实践,使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为荷花堤市集的成功开业贡献了南洋的智慧与力量。

图1:荷花堤开业
一、代金券设计联动课程教学
在《字体设计》课程中,姜磊老师将“满减代金券”设计作为一个实训项目开展教学,引导24视传1班的同学们展开自由创作。经过同学们的创意碰撞,最终钱凌媛同学设计的字体样式脱颖而出,被选定为代金券的最终方案。
与此同时,在时建琴老师负责的《版式设计》课程中,代金券的方案也被纳入为一项实训作业内容。时老师特别强调,代金券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不仅要美观,更要具备实用性。设计过程中必须融入防伪功能,并充分考量执行流程中的管理、核销等环节。同时,还需兼顾印刷成本的合理性,以及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最为关键的是,设计要巧妙地融入荷花堤市集的品牌形象元素。同学们在设计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设计不仅仅是追求外观的美感,更要注重其在实际使用中的便捷性和与特定情境的契合度。

图2:代金券设计作品
二、运营物料:围裙设计
《VI设计》课程中,郭殷锈老师将围裙设计作为了分组实践任务,部分同学参与到了这一物料的设计。郭老师引导同学们从零开始研究,通过搜集、比价、梳理素材等环节,逐步了解围裙的工艺、报价、制作周期等。在打样后,同学们综合考量了手感、透气性、耐磨性、防水性、色彩显示等因素,与老师共同选定了两款商家用围裙提供给客户。1月18号开业当天,商户们齐齐整整穿着围裙,显得别有风采。

图3:学生设计物料作品
三、 氛围营造:市集内部道旗设计
市集内部道旗设计是营造新市集氛围的关键。设计团队通过集思广益和与校企合作单位的深入交流,最终确定了一套多元化的文字主题方案。该方案巧妙地融合了嘉兴方言、幽默俏皮话以及通用文案,通过色彩的运用来区分不同的食材主题,同时将食材图片和品牌辅助图形作为背景底纹,增强视觉效果。
在濮颖洁老师的指导下,来自嘉兴本地的中高职一体化班级的学生积极回忆和收集嘉兴菜场的日常对话,并向长辈请教,提炼出如“买点弯转”、“精肉斩10块”、“能嘎甜啦“等充满地方特色的方言主题。这些地道的表达不仅丰富了道旗的内容,也使得设计更加贴近市民的生活,展现了嘉兴深厚的市井文化和烟火气息。此外,道旗中大半的书法字都出自22视传5班潘佳楠同学之手。
开业之时,当同学们亲眼看到自己精心设计的道旗在市集内悬挂,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时,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成就感。

图4:学生设计宣传作品
四、品牌推广:开业预热海报设计
自11月起,荷花堤市集开业预热海报设计工作正式启动,这不仅是品牌视觉识别(VI)系统建设的关键环节,更是对品牌基因设定与深度挖掘的重要探索。在姜磊、徐微老师及董婷(企业导师)的悉心指导与专业点拨下,同学们全身心投入到创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从精心挑选图片素材,到巧妙运用拼贴效果绘制创意草图,再到反复修改迭代与精细上色,每一步都凝聚着同学们的智慧与汗水,经过数周的不懈努力,5张精心打造的预热海报在“大荷花”开业前5天正式上线,作为读嘉开屏海报轮番展示,凭借其独特的创意与视觉冲击力,成功吸引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也为品牌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5:预热海报设计作品
荷花堤市集作为嘉兴市城北的新地标,不仅显著提升了该区域的风貌,也成为了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师生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生动展示平台之一。通过深度参与该项目,我校师生们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为未来更深入地参与“荷花堤”品牌的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设计与信息学院深入推进“课程项目化、项目课程化“教学模式,以项目引领两大专业群发展。学院聚焦区域文化经济发展需求,将项目运作、企业标准和市场规范融入教学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战机会,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区域文化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助力学生专业技能的全面提升。相信在未来,这一创新教学模式将继续赋能学生成长,推动学院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迈向更高台阶,为区域文化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姜磊/稿
姜磊/摄
滕吉鹏、王皓/初审
钱婧婧/复审
陈建根/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