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校继续依托教育资源与办学经验,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活动,面向社区居民开展了一系列职业培训、技能惠民和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让有需求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上学”,让教育走进社区,全年共计开展社区教育培训项目38项。通过生活技能、文化素养、暑期小课堂等类型的课程与活动,助力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助推全民终身教育的发展。以下是社区教育培训专题的回顾:
1.生活技能类培训
10月7日至31日,设计与信息分院与嘉北街道友谊社区合作,面向社区中老年居民开办了摄影基础及短视频编辑公益培训班,分院派遣陶原与徐微两位专业教师前往现场授课。老师们从手机相机的拍摄取景、拍摄角度等最简单的操作开始讲解,结合日常拍摄的照片,分析景物、人物摄影时所需要注意的要点,一步步教老人们如何拍出更好看、更出彩的照片。此次培训有助于帮助老年人们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11月19日至12月17日,国教与康养分院赵芝芝老师,针对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杨溪村50位农村妇女、新居民等开展了育婴员技能公益培训。培训采用“理论+实操”相结合的模式,进行了婴幼儿育婴理论讲解,并利用婴儿模型进行了实操演示和照护原理解说,对家长们手把手教学,帮助居民们掌握婴幼儿照护技能,更新育儿知识和理念,以便更好地服务婴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2.文化素养类培训
为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走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彰显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9月至10月,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洪莹香、苏聪聪、朱飞一、隋鑫、魏雪敬在九曲社区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公益培训。青年党员教师们乡音传递“党音”,把“书面语”变成“家常话”,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实事开展互动宣讲,进一步坚定了党员干部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9月-12月,为进一步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促进乡风文明,基础教学部开展“共富学堂”系列培训活动。袁宏伟、叶茂忠等教师定期赴新塍镇火炬村为学员们送去红歌合唱、太极拳等精彩课程。
3.暑期小课堂类培训
为丰富学生暑期生活,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我校多名教师携手社区,共建“暑期社会实践”小课堂。
7月10日至14日,船舶与建筑分院参与南湖区南湖街道举办的暑期公益培训讲座,街道社区的近100名小学生参与。在建筑课堂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廖静宇从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入手,生动介绍木结构建筑的榫卯之美。在建筑实践课程中,王乐老师以同学们非常感兴趣的乐高积木为例,讲解建筑的装配过程,理论结合实际,通过面对面交流,鼓励同学们好好学习,为祖国建设做贡献。

7月15日,国教与康养分院教师张风帆、程佳恬来到秀洲区高照街道秀清社区开展公益培训,张风帆老师以亚运会项目单词介绍为重点,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寓教于乐,让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说亚运英语,激发英语学习兴趣。程佳恬老师通过亚运绘画,让小朋友了解了亚运会的历程、吉祥物和项目等,让他们用自己的小手来描绘和创造属于自己心中的亚运会。此次的公益培训丰富了秀清社区小朋友的暑期生活,增加了他们对杭州亚运会的了解,传递了“亚运精神”,营造了喜迎亚运的浓厚氛围。
社区教育培训活动既满足了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也提升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接下来,学校将继续从社区实际出发,整合现有教学设施设备、师资和场地等资源,创建能满足社区学员学习需要的教学资源,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多实用、有益的培训课程,助力社区发展,为社会政治稳定和两个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徐琴/稿
喻艳/初审
孙博/复审
陈建根/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