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10月26日中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行知楼413会议室召开“大思政课”改革创新研讨会。学校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建根出席,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艺术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嵋橛陕砜怂贾饕逖г焊痹撼ば烨锵阒鞒帧?/span>

徐秋香结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成效明显,思政课建设、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课程思政全面推进。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学校要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人文艺术教研室的教师们围绕“大思政课”建设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袁宏伟详细分析了“大思政”改革创新计划。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具有南洋辨识度的育人格局。马克思主义学院将进一步健全“大思政”工作体系,打造“大思政”金课,加强大师资队伍;提升“大思政”课堂革命,建设思政教学资源库,汇编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举办“我最喜爱的思政课老师”活动;开展“大思政”实践教学,推出“印象课堂”“对话课堂”“创意课堂”“经典课堂”“行走的课堂”,融“听、说、读、写、行”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系列模式,深入挖掘嘉兴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嘉兴红色资源,打造“红船旁的思政课”,组织“思政流动课堂”。
会上,陈建根对本次研讨会作总结讲话。他强调,学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教育根本问题,努力构建具有南洋辨识度的“一主两翼三全五联”“大思政”育人格局。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学校建校二十周年校庆之年,是落实“十四五”教育事业规划的关键之年。他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基础教学部继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践行“五育并举”新理念,丰富校内实践教学,善用校外实践教学,打造南洋“大思政课”示范高地,树立南洋“大思政课”特色品牌。

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将以《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为准绳,全面加强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深入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扎实开展日常思政教育活动,营造“处处有课堂、时时被熏陶、人人受教育”的课程思政氛围,切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七彩南洋”新征程。
甘婷/稿
陈媛/摄
袁宏伟/初审
孙博/复审
陈建根/签发